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 4, 2021的文章

閱讀作業報告:十架的牧養學

圖片
  作者:陳濟民 1937 年出生於日本神戶,畢業於香港伯特利學院,後獲美國西敏神學院道碩、神碩學位,以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。曾於香港、英國、美國加州等地牧會,也曾擔任多間神學院講師。 1998-2004 為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。 作者豐富的牧會經驗和深厚的神學裝備,透過 哥林多前書 逐章剖析,可幫助我們從保羅對 哥林多教會的回應, 獲得建造和牧養教會的省思。   閱讀摘要、實際應用   這本書的小題是:從哥林多前書學習教會建造,因此我的「閱讀摘要」會著重看「怎樣建造一間教會? 」 建造教會不是開一間公司,有本錢就行;也不是做生意,吸引到人來就行。事實上,在建造教會這件事上,人能夠參與的很有限,完全是主耶穌在十字架做成的工作,並且靠聖靈來維持。 本書作者首先說明教會的特性是「由一群得救的人集成的群體」。這群人的生命不再是屬自己的,而是屬於神的。因此,就算哥林多教會有許多 問題,保羅仍然可以從神拯救了他們這個角度看到值得感恩的地方。他也很清楚這間有很 多 問題的教會是神的教會,其中一個憑據就是「他們在恩賜上是沒有缺乏的」,這就足於証明他們是有聖靈的人,因為恩賜是由聖靈所賜的。因此,保羅寫這封信是要把 哥林多教會從受世界影響的觀念糾正過來,使教會恢復榮美。 這也是我們應該看教會的角度,不能因為教會不夠完美就放棄,主耶穌用十字架建造、有聖靈的教會,豈能說放棄就放棄呢?反而應該在不完美的信徒身上,看到神的信實、恩典和塑造之工。總之,對於教會,保羅給牧者的方向是「要肯定神的恩典,並鼓勵信徒在恩典中成長」。 建造教會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是:十字架和聖靈。 十字架是建造教會的基礎,沒有十字架就沒有教會。因此,教會只需傳十字架的道理,跟隨十字架的道路,並按十字架的標準來衡量和修正價值觀。當教會回到十字架的核心,就會產生合一、捨己的愛、不容許罪 / 聖潔、不跟隨世界價值觀、不高舉人。 另外,保羅說他傳福音不靠口才,而是靠聖靈的大能,所以聖靈是建造教會不可缺少的原素,因為「除了神的靈,沒有人知道神的事。」(林前三 11 )聖靈負責啓迪和教導神的話;聖靈也負責讓人信主;聖靈更是神賜下能力的管道。既然教會離不開聖靈,要建造教會,牧者就必須教導和操練對聖靈的認識,帶領教會跟隨聖靈,願意順服聖靈引導。 保羅說 哥林多教會有屬靈的人和屬肉體

滕近輝牧師訪問:談教牧健康心理與事奉態度

圖片
  滕近輝牧師原名懷智, 1922 年出生於山東濰縣; 2013 年 12 月 19 日安息主懷,享年 92 歲。 他來自一個愛主的家庭,父親是牧師,他在高中時期已有獻身心志,後來在大學基督徒學生夏令會決志一生事奉主。大學畢業後,他赴「蘇格蘭愛丁堡大學」修讀神學, 1950 年學成回國,展開六十余年事奉生涯。他一生忠心事奉主,曾參與文字事工、神學教育、差傳事工、學生和社會關懷相關的事工,並出任多個福音機構的董事、顧問等職。曾擔任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和建道神學院兩所具規模的神學院院長。滕牧師的著作包括《路標》、《寫給信仰的追尋者》、《那從天上來的異象》、《生命的事奉》、《時代的挑戰》等數十本,為華人教會留下寶貴屬靈遺產。當中他所翻譯的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一書,影響了無數的人,他自己也在翻譯過程中,經歷了聖靈充滿和神的同在與祈禱的甜美,成為他一生的祝福。 在滕近輝牧師眾多服事中,在「宣道會北角堂」的三十年牧會,給後世教會留下寶貴的教牧經驗。本文是由教牧學博士曾立華訪問和整理。曾立華博士多年在各地從事培訓傳道人講道、牧養及領導課程之聖工,著作十數本,內容多為牧養教導及釋經講道。受訪者和訪問者都是在牧養事工上深度參與的屬靈長輩,因此本文的內容很能反映牧養事工所需要關注的事項,其中包括了牧者的生命、牧者所面對的種種挑戰、牧者需謹慎的誘惑和試探,與及牧者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。 滕近輝牧師在文中很少談及牧養的理論,而是分享自己的個人經歷。當曾立華博士問他在教牧事奉中感到灰心、失望和情緒低落時,除了祈禱外,還有什麽方法可以克服?特別觸動我的是滕近輝牧師的回答是:之所以有這些感受,乃是因為不滿意自己低微的工作,而克服的方法就是要徹底的謙卑,甘願為主的緣故卑微。 滕牧師說他天生自卑感重,但恰恰因為這樣,他在年少獻身時就很願意一生在鄉村服事。他用正面的態度看待「自卑」,認為這是神的恩典,讓他不容易驕傲,可以接受低微的工作。還有他曾經歷 8 年抗日戰爭,對於物質缺乏的環境處之泰然。最後,他 1956 年牧養香港宣道會北角堂時,教會只有 50 、 60 人,多數是教育水平低的老太太與婦女;教會當時被逼遷,只能用小小的幼兒園來聚會,但神卻讓他從未想過換教會,一作就是 30 年,一生只牧養過這間教會。正是如此「低微」的開始,讓滕牧師一直很能接受所謂低微,也就沒那麼容易為著得失或亮眼

閱讀作業報告:祈禱出來的能力

圖片
  作者: 邦茲( E.M.Bounds, 1835–1913 ) 生於在密蘇里州,曾短期任職律師。他信主後熱心傳福音, 24 歲開始在密蘇里州蒙蒂塞洛市( Monticello )牧會。內戰期間曾當任隨軍牧師;戰後繼續在教會服侍 ,並擔任衛理公會週報《基督徒之聲》《 Christian Advocate 》編輯。 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( Power T hrough Prayer )(原名《傳道者和祈禱者》( Preacher and Prayer )是邦茲最為人所知的著作。這本書自 1907 年面世後就從未絕版,翻譯成多國語言,在一個世紀內影響了無數人,是近百年經典屬靈著作之一。邦茲其他著作還有《禱告的人》( The Weapon of Prayer )《禱告的目的》、《禱告的必要》、《禱告的實際》等 8 本關於禱告的書。 邦茲被公認為「禱告的使徒」,不只因為他擅長寫禱告屬靈書籍,更因為他是一個禱告的人。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禱告上。據說邦茲每天 4 時起床禱告,用 3 個小時來禱告。早餐後讀經和寫作,中間多次停下來禱告。下午 4 時全家一起禱告; 5 時邦茲再次獨自禱告 4 。正是如此的禱告生命,當邦茲寫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的「內室的祈禱」、「祈禱的時間」、「恆切的祈禱」、「早起尋求神」、「祈禱與熱誠」、「晝夜祈禱的生命」等內容時,不會流於理論,而是充滿能力和恩膏。   閱讀摘要: 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( Power through Prayer )是牧者的必讀本;也是幫助教會領袖操練屬靈生命的指引;任何渴慕真正認識神、經歷神,希望自己的生命充滿能力,能夠影響和祝福人的信徒,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重要提醒。 書中內容關於禱告的重要性,尤其針對牧者。因為沒有禱告的牧者,生命不能被神更新,不能看清自己的本像而謙卑下來,不能敏感聖靈的引導,不會對神越來越來渴慕,更不會經歷從神來的能力,他的服事就不能帶出生命。 近年來基督教很強調「釋經講道」,看重培訓牧者這方面技巧,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平衝:能被神使用的講道,是要在祈禱中完成。聖靈的能力不是藉釋經講道,乃是藉著祈禱的人而流出。 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有很多篇章談到禱告的態度。願意長時間、全力以赴、付代價和早起禱告,是禱告的生命需要操練的。那些隨隨便便、懶懶散散、輕易讓別的事物取代禱告的人,不可

訪問資深牧者─21 世紀牧者的挑戰

圖片
  訪問者:黃穎穎、 陳淑 芳 受訪牧師:楊鐘祿牧師 牧養年數: 38 年 曾牧養的教會:巴生衛理公會( 1981-2018 年 11 月)   今年 67 歲的楊鐘祿牧師,一年多前退休,問起他現在的生活,他笑說:「教導、講道、寫作和閱讀。」 我打趣的說:「那和過去牧會時差不多一樣啊?」 他說:「但是現在不用上班,不用開會。」 「那很好啊,可以專心服事。」 他也打趣的回說:「可是沒有收入了。」 牧養理念 1981 年,楊鐘祿牧師神學院畢業後便加入巴生衛理公會,和當時的許彼得主任牧師一起事奉。許牧師很重視訓練接棒人,一路栽培剛畢業的楊牧師,好像保羅和提摩太。幾年後,許牧師便因患癌蒙主恩召,楊牧師承接他的遺志,也成為一位胸懷普世,熱心於宣教的牧者。他一生人只牧養巴生衛理公會一間教會,對這教會的影響很大。 楊牧師的牧養理念很清晰,就是照著主耶穌的教導:「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。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(太 28:19-20 ) 「你仔細讀,會發現 大使命 固然是關於去宣教的命令 ,但其實 耶穌強調的是門徒訓練,『 作門徒』是大使命中唯一的動詞,宣教和布道的目的都是為了把人找來作門徒。」 楊牧師很清楚地點出了大使命的重點,接著又說:「 我們所產生的門徒,也必須是能去傳福音和去 使人作門徒的。」 多年來,楊牧師一直把牧養的焦點放在栽培和訓練門徒,並且使門徒能不斷為主作見證,也繼續栽培人不斷為主作見證。他說:「耶穌用 3 年的時間,專注栽培 12 個門徒,祂的策略是:你們看我如何訓練你們,以後你們也照著作;我如何差遣你們,你們也要如何差遣人。」 人數太多不利於門徒訓練,因此從 1994 年開始,楊牧師便開始積極推動細胞小組,以達到「信徒門徒化、 會眾小組化、教會團隊化。」 關於最後一項,楊牧師特別解釋說:「教會不是團體,只為了達到大家聚在一起的社交功能;教會也不只是團契,讓我們像家人一樣親密在一起。教會應該是一個團隊,大家分工合作達到共同的目標,那個目標就是使人作門徒。」 楊牧師認為牧者是這個團隊的關鍵人物,他除了要有清楚的異像和好的靈命,也需要具備足夠的魄力,不單有理念,還要能有推動力與領導力,才能達至「教會團隊化」這個目

腓立比書反思

圖片
  很少人活在世上不怕死。保羅在腓一 20~26 分享了他超越死亡帶來的恐懼的生命態度,很值得我們省思和學習。 「照著我所切慕、所盼望的,沒有一事叫我羞愧。只要凡事放膽,無論是生是死,總 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。因我活著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處。」(腓一 20~21 ) 首先,保羅對生命的關注不放在「生或死」,他在意的是自己的生命是否有「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」。也就是說保羅的人生焦點是「要高舉基督、將基督顯明出來、讓基督被看見」,他活著是為了要讓人從自己身上看見基督,就連死了 , 也仍然要讓人因他繼續得益處。 把人生的焦點放在「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」,會讓我們對生死有不同的看法,因為這是一件生可以做到,死也可以做到的事。然而,為了叫人得益處,保羅願意暫不回天家與基督同在。他活著是有清楚的目標,和我們多數人想活下來完全不同。 很少人活著是為要讓人看見基督,反而是不停想突顯自己、希望受到別人尊崇,讓人看見我這個人。我們要敏感聖靈的提醒,才能把焦點從自己身上轉向神。只有我們不再「自我為中心」,神才能成為「我們生命的中心」。前者的人生是怕死的,因為死會奪走屬於我的一切;後者的人生焦點在神,因此看生死都沒有差別。 「生和死」也可以放在「逆境」(死)和「順境」(生) 中來解讀。不論人生處在何境遇,我們的生命都可以「讓基督在我身上顯大」。有時,在困境中依然堅守信仰,活出信仰帶來的能力和美好見證,反而更能讓人看見基督。保羅在腓一 12-14 節說他不幸遭遇反而使福音興旺,就是這樣的生命。歷史上許多愛主的聖徒、宣教士雖然已死,但他們留下的見證至今仍繼續將基督顯大。仔細想量,追求這樣的生命不是比終日著眼在世上短暫事物更有價值嗎? 事實上,沒有人能決定自己的生死,但我們可以選擇要如何度過一生:可以選擇為自己而活,或許有短暫快樂,但總是憂慮吃喝的生活卻增添許多愁苦,最重要是沒有半點價值;也可以選擇像保羅「無論是生是死,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」,所換來的就是永恆的價值,是真正有智慧的選擇! 「照著我所切慕、所盼望的,沒有一事叫我 羞愧 。」(腓一 20 ) 保羅能有清晰的人生方向,因為他很確定自己所切慕和所盼望的,沒有一事叫他羞愧(落空)。神交付給他的工作,他所擺上的一切,沒有一件會落空,他深信有一天神所有應許都要實現。 當我們用保羅的信心眼光看今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