緬北之旅(五)第三天

1999年,我第一次去緬北,那次回來後,從沒寫過文章的我,卻一口氣寫了一系列緬北的文章,好像突然領受了一種特殊的寫作能力,從此,我踏上文字事奉的道路;

2009年,相隔十年後,我再次去緬北,回來後卻遇上了我寫作最低潮的階段。足足有一年,除了工作上必須寫的文章以外,其他的我完全寫不出一個字;就算寫了,也沒有動力貼在部落格與人分享。那段時間,我停止了固定練習寫作的習慣,也失去了對人、對事敏銳的感情和看法。那一年,真難過。還好,都過去了。

今年初我又恢復了寫的熱情和能力。我不會看這樣的低潮是必然的。身為一位文字事奉者,我知道無可避免會面對惡者的攻擊,所有的低潮都必須積極面對,努力回到自已的崗位繼續作戰,因為我知道神一定不會要我一直消沉下去。現在貼上這一系列被冷藏了一年多的文章,提醒自己要一直小心地持守那年從緬北回來後,所領受的異像。



* * *

第三天


20/12/2009。星期日




今天是仰光教會慶祝聖誕節。大人的主日崇拜和兒童敬拜時間都是在早上十點。今天是振隆的第一場講道,梓淇分享見證,和德發一起,三人獻唱。我和祥鳳則負責兒童主日學,她講故事,我教手工。

C傳道說在仰光基督教的活動需要低調,所以聖誕慶祝不會隆重,沒有太多人。


敬拜的時候,他們唱的詩歌應該是緬文,我聽不懂詞,也沒聽過這些歌的曲子,他們不是唱翻譯的歌,而是唱緬文原創的詩歌。我覺得很好奇,緬族基督徒應該不多,卻可以創作出自己語文的詩歌,而且,很好聽!

聚會開始時,來的人不多,大人小孩先一起唱詩敬拜,然後小孩輪流上台表演,完了就到樓上參加主日學。


這時,我發覺小孩騰出來的位子很快就被填滿,來的人越來越多,漸漸的位子都不夠坐了,後面的空間也都站滿了人,擠到門外。

原來,這就是C傳道所謂的“不隆重”,“沒有太多人”?後來我們終於知道了,這是C傳道說話的習慣--扎實、不浮誇,我們只要把他的話自動加兩成就對了。



十年前我來仰光時,這裡還沒有人接待我們,因為那時
某差會的事工重心只在緬北,這裡的事工還沒開始。當時C傳道還在神學院接受裝備。六年前,他接受差派,在仰光設立教會,開拓了城裡、郊外、魚鄉、島上各項事工……

今天他們慶祝聖誕節,所有他所牧養的羊群都來了,我們看到很多很多人。

我想起昨天,他沉重的分享在緬人中傳福音的艱難,甚至憂慮神是不是放棄了這個族群。今天,我看到他在艱難、灰心、懷疑中,卻依然忠心、堅守崗位,很感動。


* * *


午餐後我們匆匆趕到機場,要乘內陸飛機啟程到緬甸的另一座城市--瓦城。

在飛機上,我發覺阿擇不知何故突然敏感,全身發痒,雖然他沒有哭鬧,但從他不停的抓身體,可以想像他是很難受的。阿擇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症狀,我們沒有準備任何適合的藥物,那時又在飛機上,無計可施之下,只能眼睜睜的看他受罪,絲毫幫不了他。


我當時很感概說了一句話:“我們這裡所有人,應該是阿擇最能忍受這樣的事了。”

說完,我的心一下子柔軟下來。這孩子從小就特別能忍受身體的不適,不是天生的,而是因為我從不允許他撒嬌。


我是個特別軟弱的母親,愿意為孩子付出的極少,不能忍受孩子影響我的生活太多。我對他的愛是適而可止的。因此,我對他的教育是:不要給媽媽添麻煩。而他也的確是個很容易照顧的孩子,極少給我添麻煩。

那天我坐在後座,看著他一邊抓痒,一邊和Samuel玩,眼淚控制不住就掉了下來。聖靈在那一刻觸動了我,我看到自己對這孩子的諸多要求,希望他是一個循規蹈舉的孩子,對他只有公義的要求,卻極少有恩典。我感謝神讓我在他八歲的這一年,看到自己的軟弱,否則,當他進入少年時期,或許我們的關係已經冷漠得再也來不及彌補了。


* * *

到達瓦城機場,來接我們的是查潔靈姐妹,我上次來的時候見過她,知道她是查天儒牧師的妹妹。查牧師知道我們這行帶了小孩,擔心我們坐公車不方便,特地安排了他們的van來接我們。如此一來,潔靈姐和司機JoJo弟兄,還有恩慈之家的家雄,在前一天就得從腊戌花六個小時車程來等我們。辛苦他們了。

從瓦城機場我們驅車到兩個小時路程的眉苗過一夜,第二天才繼續往腊戌路程。眉苗是緬甸著名的避署勝地,以前外國人都選擇在這裡度假,大部份緬甸人也認為眉苗是最好住的地方。

我們到達眉苗時天色已暗,在車內匆匆看了一眼眉苗的大街,覺得這小鎮有點歐洲風味,又帶點中國鄉鎮的那種樸實,中西融合,很有趣的畫面。我們沒有停留,車子繼續往前走,一會拐入一條小巷,四週一片漆黑,我們正覺得納悶,心想酒店怎麼會建在這樣偏僻的地方啊?

這時車子停在一幢建築屋前,我們才知道原來要先到眉苗的恩慈之家用膳,之後才到酒店。出來迎接我們的是說話聲音很溫柔的馬利姐妹,她是這裡的負責人。第一次見面,親切的她讓我們一下子熟絡起來。在路上奔波了大半天,加上擔心阿擇的敏感症,見到馬利,不曉得為什麼,我的心在那一刻安穩了一些。



馬利是
Lisu族人,眉苗恩慈之家也是專收留Lisu族的孩子。馬利的丈夫Joseph是個英國人。在緬甸看到不是游客的英國人機會不多。我們邊吃晚餐邊聊,知道他們剛結婚,Joseph的家鄉在Newcastle Durham。那個地方我去過。上回去英國探訪競銳、曉穎時,有個週未他們特別帶我們去了Durham,說是Newcastle郊區最美的一個小鎮,著名的Harry Potter就是在那裡拍攝的。眉苗不錯是個美麗的地方,但和Durham比起來,實在是無法比較。他們選擇了在眉苗,而不是Durham
,為什麼?那晚我沒機會問。

* * *

晚飯後去到酒店,大伙都累透了,豈知check in時,酒店竟嫌我們的美鈔不夠新,拒絕收,或要抽10%的錢。結果搞了一晚,終於在振隆那兒找到一張勉強可以用的,這才鬆了一口氣。

我們這個團隊打從第一天踏進緬甸國土,就相處得異常融洽。我們有大人有小孩,最小的Abel才五歲;德發一個單身的,自在慣了,和我們兩個家庭一起,沒有格格不入,反而帶給我們許多歡樂。我們每晚再累,都會聚在一起分享禱告。我有許多想不通的思想,都是透過這段時間的分享搞清楚的。

這晚,印像最深刻的是原來德發從一下飛機,見到熱情的潔靈姐,竟怀疑她是不是人販子,要拐走我們。一路兩個多小時路途,他忐忑不安,充滿戒備,當車子走在幽靜的小巷前往恩慈之家時,他幾乎就要肯定自己的猜測我們全車人被拐了!後來發覺不是,才大大鬆一口氣。晚上他與我們分享這事時,我又好氣又好笑的說:“我見過潔靈姐呀,你怎麼就不問我,白白擔驚受怕一場唉!


相關閱讀

緬北第一天

緬北第二天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儿童圣经金句出版啦

閱讀作業報告:祈禱出來的能力

关乎生死的重要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