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- 4月 14, 2008 他們的神情感動了我,歌者和听者,因為他們都是敬拜者。 CFC,與你分享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智强寫道… 我很喜欢的一首诗歌,也一直很喜欢你的领唱,很容易让人投入,有没有考虑再拿起这个服事呢?我也将会在我的教会开始领唱,我们一起加油哦:) 匿名表示… 我喜歡敬拜,喜歡每一個可以向神表達感情的時刻,但是我的聲音和音樂的掌握其實不強,帶領會眾時常會感到吃力,覺得自己不是最適合當領唱的人。但無論如何,我想敬拜者最重要是能投入敬拜,而帶領敬拜者則要能讓人投入敬拜,這點,我想我還可以參與。你知道嗎,我從太平回來後,几次在CFC敬拜都特別會想到你,那時我們一起敬拜,每次你舉起手時,我自然也會舉手,我們互相影響,同心敬拜,我覺得信徒集体敬拜時是應該這樣的--默契,同心及互相影響。現在,我在人群中卻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伙伴。但我已開始為CFC的敬拜禱告了,我相信好消息指日可待了。 智强寫道… 呵呵…你知道吗?你可是我在敬拜上的学习对象呢!生活上感觉疲累的时候,我最喜欢唱诗,是我与上帝撒娇最直接的管道…来到这间教会,神把敬拜的负担放在我心中,我们一起加油吧! 關於穎穎寫道… 与上帝撒娇,多甜美!
父親追思禮拜的分享 - 4月 06, 2017 從昨晚到今天的追思禮拜,我見到許多父親的朋友, 不少是 我認識 的 ,因為從小我就被父親帶著,和他們一起事奉,我們常一起去醫院探訪, 也會 每星期到不同的新村佈道。 我父親是個對信仰很專一,信心很堅定的人。當他 決志 相信耶穌 之後 ,就一生忠心跟隨這位真神。他很清楚自己所相信的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神,因此毫不遲疑地將這信仰傳承給我們四兄弟姐妹。在我們還不認識神,還不知道神有多美好時,神已把我們放在這個充滿屬靈氛圍的家中, 在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, 領受 了 這份白白 的 恩典。 小時候, 父親 從 沒讓我們覺得 可以不必去教會, 事實上我們 也 很喜歡去 ,彷彿 去教會 是最理所當然的事。我們 四兄弟姐妹 在教會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時期。 我們家每晚都有家庭禮拜,無論發生什麼事,就算有爭吵,或生活很忙,父親從來不會隨便停止家庭禮拜,我的印象是一次也沒停過。小時候我不明白家庭禮拜的意義,有時會很不情願,也會有埋怨,今天步入了中年 , 我才 終於 明白每天撥出 固定的 時間親近神,對屬靈生命的成長 是 何等重要。 我們的家庭禮拜一般以父親帶領禱告結束。我印象深刻的是父親每天的禱告內容大同小異,除了為 很多人 的需要禱告 以外 , 不變的 就是為 他 自己家人的救恩禱告。他會一個一個提名為他 的 弟弟妹妹的救恩禱告,這個禱告從來沒停止過一天。長大後我才發覺,一個人要對神有多大的信心 和順服的心 ,才能不懷疑、不氣餒、不放棄,如此長久地向神求同一件事。 直 到我父親去世時, 他 還沒看到一個弟妹信主。 讓我印象深刻的,還有父親每晚一定會獨自跪在客廳禱告和讀經很長時間,也是從不間斷的。我的性格隨性、沒紀律,一直無法很固定靈修。隨著年齡增長,越來越意識到靈修對我生命的重要,現在當我要操練固定靈修時,腦海總會浮現父親謙卑跪下的身影,深深激勵我,成為我的榜樣。 我和父親的關係並不親密,我幾乎沒有和他談過心事。父親是很多人的屬靈導師, 也 是 教會 年輕人面對問題時的傾訴對像。但我一直認為父親對我沒有像這些人這樣的影響。一直到我預備這篇分享,回想起我十八歲以前的生活,才發覺原來父親影響我很深。 我 在父親監護 底下的 那些日子,十二歲那年信主,十六歲奉獻... 閱讀完整內容
編輯心語41: 我的25年文字事奉之路 - 1月 01, 2025 2024 年,我完成神學裝備,重新投入《宣教日引》的事奉,卻發現自己無法順利寫出文章,焦慮深深的籠罩著我。也許是長期專注於研究和寫功課,我發覺自己不是失去寫作技巧,而是失去豐富的情感,寫不出有溫度的文字,這讓我十分苦惱。 我請同工禱告,第二天,神便以耶利米蒙召的經歷對我說話:「我使你在母腹中成形以先,就認識你;你還未出母胎,我已把你分別為聖,立你作列國的先知。」 ( 耶 1:5) 這段經文讓我回溯到 1999 年12月,那是我踏上文字事奉之路的起點。當時,教會邀請我參與文字事工, 負責 出版一本福音季刊。我非常珍惜事奉神的機會 , 幾乎沒有多加思考,就答應下來,甚至沒顧慮到自己當時寫過的文章屈指可數。 寫這篇文章時,我忽然意識到《宣教日引》也是 1999 年12月開始的,原來 25 年前,神就已說:「我認識你,我揀選你,有一天你要在《宣教日引》事奉。」 *** 「我就說:主耶和華啊!我不曉得說話,因為我年輕。」(耶 1:6 ) 那年, 我畢業於純美術系,在一所私立中學擔任美術老師,寫作並非我的強項。早期我每次寫文章,都需要參考大量資料, 再 將各處的內容拼湊 成一篇文章 ,非常吃力,也心虛不已。我像耶利米,跟神說:「我不會寫,因為這不是我的專業。」 *** 「耶和華對我說:你不要說:我年輕,因為無論我差你到誰那裡,你都要去;無論我吩咐你說甚麼,你都要說。」(耶 1:7 ) 那段時間,我經常向神求寫作的能力,雖然我知道掌握寫作技巧需要時間,但每一期刊物都需要文章,我實在等不及。 就在 1999 年 12 月,我前往緬甸北部參加短宣,看到不同膚色、文化和語言的人,與我敬拜同一位上帝。我的心深深被觸動,瞬間明白了神愛世人的心。 回國後,我提筆把內心的感動寫下,一口氣寫了 二十 多篇文章 , 不需要參考資料,也不再東拼西湊;我的情感十分豐沛,寫作變得流暢自然,彷彿神在引領我寫每一個字句。我把這些文章投稿報刊、雜誌,結果全數刊登!我越過了掌握寫作技巧的漫長階段,直接經歷從「不會寫作」到「會寫作」的神蹟。 那時起,我寫每一篇文章,出版每一本書,都很清楚自己的寫作能力來自神。因此,我很少因為沒有把握,而拒絕來到我面前的寫作計畫。就這樣,靠著主的恩典,我編寫了三十多本書。其中,《山嶺腳蹤》是我首次以小說文體寫宣教士的故事,我僅用了 3 個... 閱讀完整內容
閱讀作業報告:祈禱出來的能力 - 1月 04, 2021 作者: 邦茲( E.M.Bounds, 1835–1913 ) 生於在密蘇里州,曾短期任職律師。他信主後熱心傳福音, 24 歲開始在密蘇里州蒙蒂塞洛市( Monticello )牧會。內戰期間曾當任隨軍牧師;戰後繼續在教會服侍 ,並擔任衛理公會週報《基督徒之聲》《 Christian Advocate 》編輯。 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( Power T hrough Prayer )(原名《傳道者和祈禱者》( Preacher and Prayer )是邦茲最為人所知的著作。這本書自 1907 年面世後就從未絕版,翻譯成多國語言,在一個世紀內影響了無數人,是近百年經典屬靈著作之一。邦茲其他著作還有《禱告的人》( The Weapon of Prayer )《禱告的目的》、《禱告的必要》、《禱告的實際》等 8 本關於禱告的書。 邦茲被公認為「禱告的使徒」,不只因為他擅長寫禱告屬靈書籍,更因為他是一個禱告的人。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禱告上。據說邦茲每天 4 時起床禱告,用 3 個小時來禱告。早餐後讀經和寫作,中間多次停下來禱告。下午 4 時全家一起禱告; 5 時邦茲再次獨自禱告 4 。正是如此的禱告生命,當邦茲寫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的「內室的祈禱」、「祈禱的時間」、「恆切的祈禱」、「早起尋求神」、「祈禱與熱誠」、「晝夜祈禱的生命」等內容時,不會流於理論,而是充滿能力和恩膏。 閱讀摘要: 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( Power through Prayer )是牧者的必讀本;也是幫助教會領袖操練屬靈生命的指引;任何渴慕真正認識神、經歷神,希望自己的生命充滿能力,能夠影響和祝福人的信徒,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重要提醒。 書中內容關於禱告的重要性,尤其針對牧者。因為沒有禱告的牧者,生命不能被神更新,不能看清自己的本像而謙卑下來,不能敏感聖靈的引導,不會對神越來越來渴慕,更不會經歷從神來的能力,他的服事就不能帶出生命。 近年來基督教很強調「釋經講道」,看重培訓牧者這方面技巧,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平衝:能被神使用的講道,是要在祈禱中完成。聖靈的能力不是藉釋經講道,乃是藉著祈禱的人而流出。 《祈禱出來的能力》有很多篇章談到禱告的態度。願意長時間、全力以赴、付代價和早起禱告,是禱告的生命需要操練的。那些隨隨便便、懶懶散散、輕易讓別的事物...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