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一個兒子,今年16歲。他還是個嬰孩時,我們每晚睡前都會為他禱告,這樣的習慣一直維持到今天。我們所以能持續這麼久,主要因為他很堅持。近年,我才發覺有這段固定禱告時間很寶貴,我們可以用這段時間為別人代禱。
在兒子12歲那年,我們一起為他升中學的事禱告,但最終他沒得到心儀的那間學校。我在這件事上曾經軟弱,甚至讓惡者利用我的擔憂連續攻擊我7天。然而,兒子身為當事人,卻十分有把握跟我說:「不用擔心,我們不是已經禱告了嗎?神一定會預備最適合的學校給我。」那是第一次,我發覺他對神的信心比我強太多。
隨後在尋找別的學校時,他一直很篤定相信神,在我最六神無主時,他倚靠神做了自己人生第一個重要抉擇。這次經歷深深影響他,以後他經常在大小事上交托神,並且始終相信神會為他開路。
雖然我是媽媽,在很多事情上我比兒子懂多一些,但關於向神禱告,我人生經驗不管用,需要像他學習,因為聖經說得很清楚:「凡要承受神國的,若不像小孩子,斷不能進去。」(路加福音 18:17)
兒子的禱告是個孩童的禱告,他甚至很少會「迫切」禱告,因為在他的心裡,神聽禱告是很自然的事,根本不必出力地求。他像那些在足夠安全和溫暖環境下長大的孩子,沒有太多包袱和懷疑,對他來說「相信」一點也不困難。最寶貴的是,就算神「好像」沒聽那禱告,他也很能接受神一定會有更好的安排。
***
編這期《宣教日引》時,我年老的父親病危入院,家人都覺得他太辛苦,向神禱告或許神接他回天家是最好的結局。有一天早上我照樣如此禱告,聖靈清楚告訴我:「你不曉得神要留父親在世上多久,不可以求神接走他,只可以求神醫治他。」後來我才知道,兒子昨天去探外公時,他的禱告是:「求神醫治外公,讓他可以活很多年。」聖靈親自感動有「孩童的禱告」的人,使他的禱告是合乎神的心意,這是多麼奇妙的事!
有一天,「孩童」會長大,他的世界會越來越多其他聲音,慾望也會越來越多,到時他就需要刻意讓自己「回轉」像小孩。現在,是他最珍貴的禱告時期。如果我們家有小孩,要時時和他們一起禱告,好讓我們可以沾上一點他們那種全然相信、依靠、順服的屬靈氣息。當然,會發出孩童般禱告的,不一定是孩童,有些跟隨神一輩子的長輩,他們的信心經過歷練,與神的關係回到了像小孩般純淨。這些人我們要靠近他們,多多和他們一起禱告。
***
本季我們為尼泊爾、伊朗和印度東部奧里薩禱告。這3個地區有個共同點,就是曾經很多年都對福音完全封閉,但近10多年,卻是基督徒人口快速增長的地方。
尼泊爾1769年驅逐所有基督徒,封閉尼泊爾邊境,到1950年為了觀光業才重新開放國境。1951年,尚無基督徒,2011年人口普查報告有375,000基督徒,尚有許多隱藏的信徒。今天,尼泊爾基督徒佔人口的1.5%。
伊朗過去12年,比起過去12世紀,有更多人歸向基督。儘管遇見強烈反對和威脅,但從1960年起,仍有成千上萬名穆斯林改教成為基督徒。
東印度的奧里薩邦曾經是逼害基督徒的暴力之邦,今天問起在當地的宣教士,不約而同都說這裡的教會正穩健成長,基督徒是奧里薩成長最迅速的少數群體。
我寫這篇文章時,一位在尼泊爾宣教幾年的姐妹告訴我,尼泊爾對外界封閉的那些年,當福音完全進入時,有很多信徒長期站在印度的邊界,望著尼泊爾來禱告;每年齋戒月,有數以萬計的基督徒為伊朗穆斯林禱告長達24年;世界各地興起許多禱告運動,包括《宣教日引》的原著Global Prayer Digest,每年8至10月都會為南亞禱告,因為全世界有1/3未得之民住在這個地區。這些人的信心像孩童般單純,深信只要禱告,就可以成就神的工作。
今天,我們何等有幸,可以見證代禱者長期禱告的果效!讓我們繼續守著禱告的崗位,為在前線的工人、為還沒聽到福音的未得之民、為抵擋福音的硬土,忠心擺上我們「孩童般的禱告」,就像過去的那些代禱者一樣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