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舊的文章檔案找到2005年我寫的一篇關於惠美的文章,終於想起我們是怎樣認識的。這篇文章寫的時候,我們剛認識不久。現在重讀,很心酸,因為惠美一點都沒變。那天,她一知道自己有病時,我去她家看她,她最牽掛的是女兒恩欣,擔心自己一旦有事,沒有人能妥善照顧稚女;另一件令她牽掛的,是她的病患。她問我:“怎麼辦?他們找不到我了?”
或許看這部落格的人未必認識惠美,我把這篇文章貼在這裡,希望你能多一點瞭解她。如果你是基督徒,請和我一起禱告:求神讓她的癌細胞不會擴散,讓她她能夠活下去。
我認識惠美時,她巳經是一位臨床心理醫師。那次我幫一間大學的華文學會安排一個講座會,找了一位輔導老師當講員,她剛好有事不能幫忙,於是介紹我另一個講員,她便是惠美。
那次之後,我們成了好朋友。
那,不如減少門診的個案吧!“不行,我曾經因為拒絕一個病患,結果他在第二天就跳樓自殺了!”她談起這段往事,臉上禁不住蒙上一層黯淡。“那次之後我就不敢輕易拒絕任何病患,因為我知道,他們找我,是真的迫切需要幫助。”
《心理治療師手抄本》也是她在緊迫的生活中,深夜挑燈拼湊出來的。她一心一意希望能讓多一些人認識精神与心理疾病,多一些病患能正視治療,多一些病人家屬能得到專業的援助与支持,但她的時間、精力有限。因此,寫一本能幫助讀者認識各種精神疾病的症狀與治療方法的書,是她的心願。
惠美是個喜歡說故事的人,透過編撰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,她貼心的讓讀者發現,有些故事或許曾經出現或正發生在你身邊,勾起你一幕又一幕的記憶。她把對病患的關怀,透過逐字逐句流露出來,撞擊人心;又耐心地把她多年臨床治療的經驗及心理醫學的視點,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向讀者講解。
惠美的工作每天都需要面對精神疾病患者,壓力之大可想而知。這樣的生活,她卻仍保有一顆赤子之心,對生命充滿熱情,從不輕看手邊的工作,也不忽略接觸過的人,還常常會為一些小事高興不已。每次見到她,都讓我十分感動。我編《心理治療師手抄本》時,一直很享受,彷彿分享了她那份赤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