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

親愛的CFC傳道、長執與弟兄姐妹

收到一封來自荷蘭的電郵,很想與分享。

我曾經在年前到荷蘭時探訪過這間教會,是一間由美國宣教士建立的教會。

在歐洲普遍對信仰冷感的屬靈況之下,年輕人都不去教會了,於是他們建立了一間與傳統有別的教會。

首先,他們突破傳統教會的格式,把教會置得像一個家,有大大的沙發、舒服的坐墊和暖的地毯;又像個咖啡室,有咖啡、點心和隨和自然的氣氛。在這裡沒有講臺、領唱也不站在臺前,他們與樂團分散在四周圍,成為會眾的一份子,大家一起由靈來引領會眾唱詩敬拜。

我第一次踏進這個空間,就很容易感到放鬆、自在,大家都各自選擇一個舒服的位子,或是坐地上、或是坐沙發,也可以選擇一個不受注意的角,邊喝咖啡,邊參與敬拜。講道時間分三組,會可以選擇傳統講員講,會聽的方式;或有問有答,可以即時回應的方式;或強調認罪、聖靈醫治,注重分享的方式,各人可按不同的需要選擇。

這間教會從建築屋到聚會的方式,背後真正要達到的目標,其實只有一個:接觸社群。他們的理念是教會是要讓未信主的人走進來,認識主。所以他們選擇了用非信徒熟悉的管道、方式與資源來建立與運作教會。

夏季,全部歐洲人都往外,他們常常把教會搬到室外。平時非信徒不來教會,他們就乾脆把教會搬到非信徒會去的地方,包括展覽廳、大學禮堂、草地……在那裡敬拜、講道。他們的舊教會被屋主收回,H88又一直還沒弄好手續,快一年了,他們沒有固定地點聚會,就把教會搬來搬去,但到今天,教會沒有散,反而做了更多事工。

望我們的教會CFC也能思考,如何能成為一個無牆的教會,讓非信徒能很自然的,不用人帶的,就走進教會。我越來越覺得現今教會花很多時間金錢建堂,卻不知不覺將自己困在這所建築屋裡,自己出不來,別人也進不去。

我在太平接觸到許多非信徒,聖靈感動我,讓我看到他們需要救恩,但我一直反覆思想,我們的教會是個友善的福音空間嗎?還是讓人覺得那是基督徒的地方,要信耶穌的人才去的地方,不關我的事?

我們在一間Club認識這些朋友。梓淇第一次去打球,他們就很友善地歡迎他,記得他的名字,和他的家庭,並關心我們。我們很快就覺得自己是他們的一子,常常望去見見他們。

每晚都有人固定在打球,任何時候去,都會有球伴;一年有好幾次打球比賽,全部人會聚在一起,比賽的比賽,談天的談天,有人主動准備食物,有人出錢出力,有人花時間籌辦活動。剛過的一個星期,他們有Tennis Nite,我親眼目睹他們是如何享受彼此在一起,甚至我覺得,他們在這個小鎮,彼此手牽手,彼此扶持,一起過日子(度過晚年),讓大家都過一個快樂的生活。

Club定時開,會員可以在這裡見到朋友,一起吃飯、運動,也可以認識很多人。可以上网、閱報、到圖書館看書。這個地方成功營造了一種友善、接納的文化與氣氛,使人容易靠近與融入。

我常想,如果教會也是這樣,就可以成為福音流通的管道了。而我覺得,CFC極有潛質成為一間突破傳統教會觀念,創新成為無牆的教會!我但願我在中,就算不能親自同工,我也一定會必CFC禱告。

也請你們記念我們的家庭,求主讓梓淇和我能有機會、智慧及勇身邊的人傳福音;讓阿擇也能建立起宣教心志(他最近都在想以后要做個怎樣的宣教士),我們也懂得如何栽培他走宣教的路。

沒有留言:

编辑心语40:不要质疑神

  近期有人问我好不好,我都会迟疑一下,不知该回答好或不好。最后,我都会答:「有好、有不好。」 不好是我正同时面对几项自己解决不来的困难,常常感到沉重压力;好的是我「听」到很多神给我的话和指引。 多年前,我很羡慕范师母的生命,她常常有神的话引导她做决定。当时我还不晓得...